• HKKP1957
  • 港九塑膠製造商聯合會 第32屆會董會成員
  • Since year 1957, 1958, 1966 ...
  • Hong Kong & Kowloon Plastic Products Merchants United Association
  • 行政長官李家超 出席創科新時代工業啟新章
  •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 出席工業家論壇
  • 「iForum工業家論壇」啟工業新章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  • 6
  • 7

大事憶述

本會立會宗旨, 乃是團結同業, 上與政府溝通, 下為會眾服務, 充當紐帶橋樑, 共謀本業發展. 進而聯絡友會, 維護業界權益, 提升業界形象, 同創香港繁榮. 秉承宗旨, 恪守原則, 會務推動, 按步就班, 契而不捨, 踏實穩健. 回顧四十餘載, 往事紛陳, 擇要概述於下, 亦窺任重道遠.

六十至七十年代, 香港政府多次立例將塑膠列入普通危險品予以管制. 本會迅即聯同二友會聘請律師交涉, 力陳法例對新興塑膠工業之沉重打擊; 同時力請消防事務處指導訂立<塑膠業安全實務守則>, 並由三商會聯合成立<塑膠業防火自律委員會>. 終使政府重訂法例. 此後三十年, <塑膠業防火自律委員會>之工作成績, 屢受消防處贊賞. 本業得以在維護公眾利益前提下, 贏得發展空間. 其後, 每當政府頒佈諸如廢料處理, 噪音管制等法例, 外國頒佈諸如入口限制, 安全標準等規定, 凡與本業有關, 本會均在維護業界權益及社會公益的前提下, 提出積極意見和合理訢求.

72年海灣戰爭, 石油禁運, 塑膠原料價格狂升, 更因投機囤積而幾斷市. 本會迅即聯同二友會展開連串救亡運動. 成立<塑膠業平抑原料價格委員會>. 向深明大義之原料商募集主要原料, 以合理價格分配急需之中小企業. 其後又積極與外國塑膠原料生產商及本港入口商協議, 增廣貨源, 穩定價格, 終令業界安然渡過難關.

貨運協會自七十年代至今, 多次大幅增加海運收費或碼頭處理費, 塑膠品因體積大貨值低, 所受打擊更大. 本會聯同友會, 通過香港付貨人協會乃至政府協助, 展開談判交涉, 召開記者招待會, 呼吁抵制, 成功抑制了不合理之費用增收.

中國開放, 香港工業北移形成熱潮, 然內地設廠實為全新經驗, 本會及時組織探廠活動, 到會長會員在內地工廠, 參觀學習, 通過座談交流, 汲取經驗心得. 多次活動, 參加者達百人以上. 本會又積極與廣州, 深圳, 東莞, 中山, 江門, 湛江, 汕頭以及廣西等地政府, 商會及同業, 建立互訪關係, 了解當地投資環境, 協助會員開拓商貿. 更在投資合作同時, 支持興學扶貧工作. 本會應廣東省政府之請, 捐助巨款扶貧, 備受嘉許. 至於會員在家鄉及投資地, 所做善舉, 不勝枚舉.

在新華社香港分社大力協助下, 本會聯同友會, 組織<香港塑膠業五商會聯會訪京團>, 94年5月17-23日赴京訪問. 黃保欣太平紳士及潘宗光教授作為政商界和學術界知名人士, 以及新華社領導出任訪京團顧問. 全團近百人, 皆為本業前輩精英. 訪京團獲中央高度重視, 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先生於中南海紫光閣接見訪京團. 統戰部部長王兆國先生, 全國工商聯主席經叔平先生, 國務院港澳辦主任陳滋英先生, 先後接見及宴請訪京團. 是次北京之行, 是香港塑膠工業界一次最高層次的盛大訪問. 回歸前夕, 香港處於歷史轉變的重要時刻, 業界親聆中央領導, 對中國有關外商投資政策的闡述, 對香港回歸繼續保持安定繁榮的保証, 對一國兩制, 增強了認識, 對香港前景和投資中國, 堅定了信心, 意義殊深.

Public relations